Search

※詩.聲.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※
  
楊澤〈意外二則〉
  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※詩.聲.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※
  
楊澤〈意外二則〉
  
*意外之一
  
今天早晨
進入無人的電梯間 一個人
就猛然進入了整座公寓大廈的

  
沉思 笑了笑 掏煙點上
便摁下 往R層的電鈕
  
*意外之二
  
是我靜靜的 躺著
在downtown的一處街心
  
先是猛然 事件與血的聲音
然後是紛紛 圍觀過來的聲音
然後是怱怱走過的
車輪與腳步的聲音
  
最後是 數十公里外
夜森林的聲音
山徑的聲音
月升的聲音
  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
  
#楊澤 創作
#賴柏年 手寫,Instagram:lai.po.nien
#蕭淳介 詮釋
  
※有意聆聽〈#意外之一〉三版(#Evan、#子尋、#謝銘鴻 )朗讀,請點網址: 
https://youtu.be/ppW7e_NuPog
https://youtu.be/dyp-ws7ByJM
https://reurl.cc/mn2XLj
  
※小編 淳介 詮釋
  
〈意外二則〉像是戲劇的前後兩幕,以精簡的文字展演出來,篇幅短小,但充滿張力。看似平淡敘述的第一幕:「一個人進入空蕩的電梯,沉思、點菸,最後按下了往頂樓的按鈕。」必須經過第二幕結局的揭露,才能領會其中的暗潮洶湧。
  
〈意外之二〉以第一人稱主觀視角,描述了一名墜樓者落地後的經驗。首節特別用英文「downtown」說明空間位置,強調是在城市商業活動集中的熱鬧區域。第二節僅敘述聽見的聲音,可能因為墜樓者的視線已然模糊,故不能目視;再從三種聲音的變化,可以看見現代人對突發事件的典型反應:先是好奇地紛紛圍觀,不久便事不關己地匆匆走過。到了第三節,聽見的已是數十公里外的聲音,或許暗示著靈魂之脫離肉體;但更重要的是,森林、山徑、月升,皆屬純粹的自然世界,而相對於人為打造的城市空間——逃離後者奔赴前者,是否正是「我」的終極心願?
  
回過頭來看〈意外之一〉,則此詩便是一個人登上頂樓,面對死亡之前的情境。「早晨」為一日之始,或可象徵新生、希望,而與詩中行動者的選擇及其結果做出對比。進入的地點「電梯」,是城市空間中更窄仄的空間,包圍中更密不透風的包圍,詩雖以「心」譬喻之,其實反倒提醒了我們大廈建築是一無生命的人造物,並沒有「心」的存在;另一層可能的暗示是,現代人可以輕易地走進一棟建築的心,卻往往很難進入另一個人、另一個生命的心。又可注意者,詩第二節使用的字「沉」、「上」、「下」,加上最後的「往R層」,其方向性正好形成「下—上—下—上」的規律,彷彿是心臟的跳動──然而諷刺的是,這顆心正在通往自我毀滅的途中。
  
〈意外二則〉是非常「現代」的現代詩。若缺乏都市化的空間、設施、商業活動、城市與城市以外區域之間隔,便無法構成此詩的情境。而這或許就是詩人透過一個意外事件的描述,想要凸顯的現代人的處境:被都市禁錮,與自然分離。更深一層的意義可能是,活在一不斷向外追逐的物質世界,無法回歸內在心靈的真實自我。讀者雖不知詩中行動者走上頂樓的具體原因,但顯然與現代文明的陰暗面脫不了關係。因此,旁觀者眼中的一場墜樓「意外」,實則是當事人經過沉思之後的主動「選擇」,並非突如其來的失足;而這個選擇背後,應是無數都市生活的湧浪推動著,樓頂懸空的那一步,或許遠在進入電梯以前,早已踏出。
  
※〈#意外二則〉收錄於楊澤詩集《#薔薇學派的誕生》(印刻文學,2017年2月新版),因粉專無法顯示字體之差別,故以「*」記號來標示之一、之二。另按,〈意外之一〉於2019年臺北文學季使用時,文字經作者微調。
  
※我們當時與 臺北文學季(執行方為 《文訊》 雜誌社 )合作,分享過〈意外之一〉;此次與「#每天為你讀一首詩」合作,兩首一併分享,詮釋亦經微調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致力於以多種樣態推廣文學創作的美好。 洽談合作請寄信至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